三国史上“二世祖”多酒囊饭袋 曹丕靠曹操荫庇

在三国历史上的众多二世祖中,绝大多数都是一群酒囊饭袋。而曹丕因为文学才华和老爹功勋的荫庇,加上在位时间短,居然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史家评价。当然,曹丕智商是不错的,在曹操政治班底的培育、辅助下,也有过十分英明的决定,他曾经下诏杜绝妇人干政,这是充分吸取了东汉诸帝、刘表、袁绍等人的教训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曹魏统治的稳定。

但归纳其言行,曹丕仍然只能算成是个二世祖。曹操曾经刻薄的讥笑袁尚、刘琮,但倘若变换角色,袁、刘二字未必不如曹丕。同时,我们看到,“曹丕二世祖现象”在三国魏晋绝非孤例。孙权死后的孙家子弟、不争气的刘禅都大大不如父兄,就连司马炎在一统天下之后也做出无数荒唐事,西晋建立寥寥几十年后就遭遇外族颠覆、洛阳长安失陷、皇帝被俘被杀,与那位晋武帝也脱不了干系。

联系到三国时代其他诸侯、文臣、武将的后代也多是酒囊饭袋。司马懿教育出司马师、司马昭算是例外,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伦等人物也正是“八王之乱”主角。这种二世祖现象具备相当的普遍性,而能够在动乱年代崭露头角的士族子弟,也几乎都来自祖上、父辈没落的士族。

三国史上“二世祖”多酒囊饭袋 曹丕靠曹操荫庇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59395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0-11-13
下一篇 2020-11-13

相关推荐